七“轮”驱动,两“圈”互动 看内江如何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www.scol.com.cn (2018-08-21 09:04:04) 来源:内江日报
编辑:周海波郭飞  

■李云川 制图

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沱江大桥(资料图)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其中,川南经济区占据重要位置——川南四市经济总量均在千亿以上,2015年到2017年,川南经济区的GDP增速连续位居全省五大经济区之首,正全力打造四川第二经济增长极。

作为“川南经济区”重要一员,内江地处成渝两地中心位置,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但要在“川南经济区”中脱颖而出,内江还得鼓足干劲、跳起摸高。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强化“‘五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七轮驱动”,构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与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七轮”驱动加速快跑,统筹市内和川南两个“圈子”互动发展,最终融入全省协调发展大格局——内江突破之路格外清晰,奋进号角再次吹响!

什么是“七轮驱动”?

强化“‘五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七轮驱动”,构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

市中区建设成渝经济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东兴区建设全省经济强区、内江全域开放门户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隆昌市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和绿色生态新城

资中县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丘区经济强县

威远县建设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

内江经开区建设西部地区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内江高新区打造全省一流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和人才集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融入新格局,内江怎么做?

七“轮”驱动,两“圈”互动

“川南经济区”是块“大蛋糕”,但川南四市之间的竞争同样巨大。

从经济总量来看,内江在川南并不占优。2017年内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2.1亿元,位列全省第10位,放在川南四市里,还排于宜宾和泸州之后。

如何突围?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给出答案:内外兼修。

——对内,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坚持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在“一盘棋、同城化”基础上,让辖区内各地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以“五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七个“轮子”,驱动内江全域发展,壮大全市整体经济实力;

——对外,加快推进川南一体化。推动川南四市资源和优势共享和互补,实现城市抱团发展,进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边是市内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另一边是融入川南片区协调发展。两个“圈子”,既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又彼此不可分割,相辅相成,是内江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具体抓手。

为什么要发展县域经济?回顾内江发展历程,县域经济一直发挥着底部基石作用,是实现全市经济稳增长的强大动力。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分析指出,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内江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励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发挥比较优势,比学赶超。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挑战等因素,各区域仍然发展不足、城乡差距较大。

实施“七轮驱动”,则将进一步盘活县域经济,助力内江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符合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也符合内江发展的实际需求。

同时,发展县域经济,也将全面提升内江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助力加快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而加快推进川南一体化,则有利于四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川南片区综合实力。

事实证明,1+3是小于4还是大于4,关键要看整体协同程度。川南四市只有在抱团基础上增强协同能力,才能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才能将区域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做强“一支”,紧靠“一干”,进而打造成为四川第二经济增长极。

力争新突破,内江凭什么?

锁定最大优势,发挥比较优势

要在竞相发展中争得先机,内江有何底气?

看区位,内江是“川南咽喉”。“咽喉”,即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内江被称为“川南咽喉”,缘于它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陆路交通的重要交会点,“云、贵、川、渝”三省一市重要物资集散地。

紧扣“地利”优势,内江加快“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已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如今,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上万公里,人均公路密度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

同时,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实现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全覆盖。除威远县外,其他县(市、区)全部通高铁,并实现了100%的乡镇、85%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北站也是成渝之间客流第一的高铁中间站。

区位、交通两大优势,集聚了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让内江在区域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内江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陆开放前沿区,吸引成渝、川南等地资源在内江落地。这不仅迎来八方宾客和合作伙伴,也必将激活内江新一轮产业发展的脉搏。

而在两三年后,随着川南城际铁路的开通,以内江为核心的自贡、宜宾、泸州川南四城高铁环线的形成,将使内江尽享成渝两座特大城市和川南四城的同城效应,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回看内江辖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各县(市、区)特色鲜明:市中区瞄准乡村旅游,东兴区深挖高铁经济,资中锁定现代农业,古牌坊之乡隆昌撤县建市,威远开发页岩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内江经开区和高新区先后摘得“国字”招牌。发展基础已经打牢,正是突破发展、追赶跨越的好时机。

协同川南、融入成渝。内江以不可复制的区位、交通优势,以特色鲜明的产业和比较优势,七“轮”驱动,两“圈”互动,必将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将思路变为现实,内江怎么干?

紧扣特色定位,推动川南一体

思路已经确定,如何将其变为现实?

全会给每个县(市、区)明确了路径:

——市中区加快建设城南新区,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物流园区,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成渝经济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东兴区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文农旅融合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全省经济强区、内江全域开放门户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隆昌实施“双500亿”工业振兴、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工程,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和绿色生态新城;

——资中县发展以“资中血橙、内江黑猪、资中鲶鱼、优质蔬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

——威远县推进以页岩气、钢铁2个千亿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万亩无花果产业示范片,建设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

——经开区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曲轴为主导的成渝经济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西部地区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全省一流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和人才集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梳理这些具体路径,不难发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全域发展”是总基调,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而在推动川南一体化的进程中,内江以“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体制”为总体思路,提出多个具体推进项目,内容涉及产业、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

如推动川南检验检测共享平台和技术交易平台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川南旅游大环线,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成自宜高铁、成自宜高速公路、宜宾南溪至内江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一体化;落实《川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协定》《越溪河、沱江、隆昌河流域综合治理合作协议》,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治理,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

路径已确定,推进紧锣密鼓!一张极具内江特色的“区域经济版图”正在迅速成型!(郭飞)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