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挺起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2020-01-07 08:28:45来源:内江日报编辑:周海波徐艳梅

稳中求进:挺起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2019年内江经济工作回顾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中央“画”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让内江社会各界人士犹如收到“新年大礼包”,群情振奋。

大家纷纷点赞: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定位,与这一国家战略高度契合。这一重大战略、重要机遇,必将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迎来了美好前景。

美好明天,来自坚实的支撑。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内江实践的强劲动力,大力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系统谋、统筹推、重点攻、难点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看态势

稳中求进,提振信心挺“脊梁”

2019年12月,2019四川企业100强重磅出炉。其中,川威集团光荣“上榜”,且排名第11位。川威,钢铁劲旅,迎来了建厂九十年历史中“最好的时期”。

川威一路风雨兼程,却屡创奇迹的故事,映照出经济发展的“不容易”。

过去一年,全市经济发展面临复杂形势:从国际来看,风险和挑战不断,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从国内来看,“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更让稳增长受到重重考验。

纵使万般不易,2019年内江聚力抓实“六稳”,经济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预期。

数据最具说服力:去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8.9%,增速居全省第5位和第7位;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比分别提高0.5、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和第7位。

稳和进,体现在投资保持的较好增势——

3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82亿元,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425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年已完成投资324.25亿元,超过时序进度。

成内自宜铁路、福伊尔动力高端曲轴生产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119个项目开工建设,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沱桥加宽改造等132个项目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39个项目顺利竣工。

1~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居全省第3位,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3.2%、19.7%、21.8%,增速居全省第3位、第6位和第4位。

稳和进,体现在工业经济的稳中有升——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四新一大”产业总产值增长20.2%,占规模工业比重达27.6%,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巨腾国际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机壳全国市场占有率30%;富乐德科技在国内精密洗净市场占有率65%;效率源科技开发的数据恢复系统全国市场占有率60%,位居全球第三。

机械汽配产业提档升级。汽车曲轴、后视镜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减震器、焊管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三;5户企业进入“四川机械工业50强”,中机寰宇认检中心西南分中心挂牌。七大重点工业园区新增承载面积2.4平方公里,新入驻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企业)22个。

稳和进,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9%,提高5.1个百分点;1~11月,全市网络交易额679.55亿元,增长15.05%,总量保持全省第3位;网络零售额72.18亿元,居全省第5位。

成功获批首批全省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内江国际物流港加快建设,“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开工建设。

新增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2家,全市贷款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纵观内江经济,“稳”的格局更加巩固,“进”的势头持续保持,“好”的因素不断增加,“快”的态势加速形成,挺起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提振发展信心。

抢机遇

改革开放,释放动能增“活力”

2019年11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对外公布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9)”报告。

数据显示,内江在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中,排名第54,指数为5.29。报告还对比了2015年和2019年指数排名变化,内江出现在2019年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能力提升最快的前十名名单中。

数据和变化,揭示了内江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动态发展进程,也是彰显了内江敞开大门,逐梦融合的生动实践。

在内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坐标上,过去的一年意义特殊。

这一年,内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走开放合作道路,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特别是南向开放等重大战略中,加快构建“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这一年,内江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已有德国、法国、日本等30余个国家(地区)的来访团体和友好人士近300人次访问内江,签署2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内江与“一带一路”沿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增至23个。

这一年,内江开门“迎来客”迈步“走出去”愈发频繁。组织参加2019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三届西博会进出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等重大活动10余次,举办2019异地商会内江行、2019国企内江行等重大活动20余次。

这一年,内江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成功引进明泰电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基地、香港中皓实业集团(内江)新能源智慧体验中心、智能绿色电子元器件生产、国药控股川南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绿地集团东兴区恬园文旅新城、中国资中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个,新增返乡下乡创业项目65个,获评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市。

这一年,内江区域合作步履坚实。2月,川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3月,内江自贡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启动;4月,川南节能环保产业联盟成立;7月,川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川南新能源产业联盟、现代医药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联盟等在陆续组建中……内江不仅“敲”开内自“双城记”,还奏响川南经济“交响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画定,内江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绽放无限精彩。

求突破

点面结合,夯实底部强“基础”

“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把发展县域经济这篇文章书写好,是内江的一大目标,也是内江的一个愿景。

市中区城南新区整体开发步伐加快;东兴区南部新城和椑木新城建设初具规模;隆昌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深入推进;资中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国家重点培育名单,威远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内江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园区,内江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各县(市、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背后,是一套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抓重点、解难题、找关键,2019年内江用精准制导方式,抓住县域经济、产业体系、文旅发展、三大攻坚战、基层治理等一个个关键点,重点攻坚各个击破,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

这一年,内江经济活力十足,诸多领域悄然发生变化——

“5+4+5”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推进。汽车曲轴、后视镜、减震器、焊管、玻璃纤维、钒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建成全国最大无花果全产业链集中发展区、最大血橙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国黑猪(内江猪)之乡”“中国血橙之乡”“中国无花果之乡”“中国鲶鱼之乡”四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高规格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以及项目投资推介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快实施总投资117.89亿元的19个市重大文旅项目,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60亿元,增长15.4%。隆昌气矿圣灯山气田旧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资中县重龙山摩崖造像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大千博物馆建成开馆并入选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邱笑秋艺术馆、魏明伦碑文馆对外开放。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个,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全国首批、首个试点,纳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构建的“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全年实现65个贫困村退出、145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至此,全市3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1.7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内江境内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II类,10条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消除黑臭,1-11月,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7位。

此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电力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不断深入,沉着应对两次地震灾害,一批积累多年的矛盾和问题得到解决,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徐艳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