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郑志浩 刘川)3月10日,内江资中县银山镇平安寨村,异种器官移植供体产学研用基地项目启动建设,将推动探索把医用猪的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给人类,挽救脏器衰竭病人的生命。
根据规划,这一项目投资2000万元,将建设医用猪DPF(超洁净级)设施,包括封闭式检疫舍和一系列无菌级别的手术间、养殖舍等。
何为异种器官移植?这一项目又将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
小猪“献身”
为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做准备
将人类以外物种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延续人的生命——这就是异种器官移植。潘登科介绍,猪与人类器官结构大小、生理生化、解剖特征都很接近,生长周期比较短,繁殖能力高,成为科学界公认的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
猪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也绝非简单“生搬硬套”。“猪虽然是理想的异种器官移植供体,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后也不是一帆风顺,会发生多种免疫排斥反应,把移植的器官当成‘敌人’来攻击。”项目负责人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登科说,亲人之间的器官配型都可能不成功,猪跟人之间更要面临挑战。
让人体免疫细胞不攻击这个“外来客”,基因编辑成为重要的手段。
通过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把对人体有害的基因敲除掉。“目前猪身上可能使人产生排斥反应的基因有90%已经敲掉了,剩下的10%还在找。新抗原的发现和敲除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排斥反应。”潘登科介绍,“我们项目针对性选育了小型医用猪,器官大小和国人的很相似。”
这一项目预计10月可投入试运行。从新开工项目施工现场向上方步行几百米,就可到达其一期项目——医用小型猪产学研繁育基地。这也是国内首个基因编辑小型猪供体产学研繁育基地,2020年在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内落户,现有基因编辑猪400余头。
一期的基因编辑猪繁育基地项目,主要为服务于“从猪到猴”的试验工作,基因编辑猪供体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潘登科所在团队成功将猪的肾脏植入到猴子体内,采用临床可接受的免疫方案,存活时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猪到猴”的试验工作,称为临床前试验。新开工的超洁净设施,聚焦“从猪到人”的器官临床试验工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临床试验提供生物安全保障的供体。
“通俗理解,就是通过超洁净设施,保障猪的培育过程中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的侵袭。”潘登科介绍,这也是项目选址远离大城市的考虑因素。
这类项目的选址需要远离人群,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潘登科2018年在四川创立中科奥格公司,一直寻找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养殖地点。其团队通过多方选址,最终确定在资中银山镇落地,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系列支持。
“今年预计培育医用猪30到50头,为医院、科研机构等提供临床试验的供体猪,开展相关前期工作,给接下来正式展开临床应用打基础。”潘登科介绍。
远期建设“器官工厂”
临床应用仍需时日
“异种器官移植的探索,源自现在移植器官供体的紧缺现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陈忠华介绍,人体器官捐献的数量有限,临床上存在很大的缺口。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50万以上的患者存在器官移植的需求,但每年的器官移植手术只有两万多例。
四川省医学会副会长、国际异种移植协会常委邓绍平表示,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这一项目的远景目标是打造规模化、批量化的“器官工厂”,将猪的医用价值最大化地转化应用,造福更多的患者。项目还将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的链条,成为开展实验、教学培训的重要基地,培养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人才。
现实的需求和未来的应用之间,还要经过相对漫长的过程,经过详尽和完善的试验论证,才能最终落地。以其中的一项国际规范为例,一旦60%移植了猪心脏的灵长类动物能够存活6个月,且有一定迹象表明其可以存活更长时间,可以考虑在人身上试用猪心脏。
在2008年通过的《国际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就提出,由于异种移植存在的群体风险,异种移植临床试验和程序需要得到有效监管。在我国,异种器官移植还是一个新生领域,政府如何有效监管也尚在摸索中。潘登科强调,这一技术应用必须开展政策、技术、伦理、法规等方面必要的探讨,在政策法规框架内才能启动。
“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和产业化尚有距离,但在国际上呈现激烈的技术竞争态势,我们也必须跟上国际先进水平。”陈忠华表示,除了在医疗技术层面的完善,还要开展国内这一领域的科普和宣教,得到政府和公众的理解支持,推动技术应用的落地。
【延伸阅读】
3月8日下午,57岁的晚期心脏病患者 David Bennett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去世。2个月前的1月7日,他做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搏——接受了猪心脏移植,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
“不应该将这次移植手术视为失败,这是异种移植的一次新起点。虽然异种器官移植相关技术还待成熟,但这名患者得以延续了两个月的生命,是这一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登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