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场发布会上四个比喻 读懂隆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5-03-12 16:20:30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刘煜瑞 唐广 张啸

四川在线消息(刘煜瑞 唐广 张啸)3月11日,内江市召开“‘县’在出发”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围绕隆昌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做优县域经济质量等进行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2023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和进步显著县(市、区),隆昌市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县。

背后的密码何在?借用会上发言人的几个生动比喻,川观新闻带你读懂。

推动工业产业提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让新兴产业“新苗成栋梁”

“产业发展是隆昌的‘一号工程’。当前,我们正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版图,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以‘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让新兴产业‘新苗成栋梁’。”发布会上,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伟借用两个比喻,阐述了接下来推动产业提级的一系列举措。

2024年,该市“3+1”产业(机械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玻璃陶瓷)实现产值179亿元,“隆昌市特色玻陶产业集群”还入选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隆昌将围绕工业领域突出集群化布局,加快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创建省级经开区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协同,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到2029年实现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双翻番。”

推动新兴产业壮大,该市将聚焦省、内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积极发展成渝相关配套产业,重点聚焦新型显示设备、电子材料、汽车电子的细分领域,全力打造成渝消费电子产业配套基地。

隆昌市副市长肖峰介绍,目前该市梳理产业链招商图谱,接下来将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芯片封测、显示材料等转型升级关键环节,整车制造、医疗器械等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空白环节,精准招引链主型项目。“2025年,隆昌的目标是全年新引进项目50个以上,力争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万美元。”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再生稻相当于水稻的“二胎”

“第二张名片是隆昌再生稻,相当于水稻的‘二胎’。由于生长过程中光温条件好,又吸收了头季稻剩余的养分,再生稻的营养成分积累更加充分。”发布会上,隆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钟辉生动地讲述隆昌再生稻的特点。据了解,目前隆昌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加工,打造“隆桥驿”再生稻品牌,目前已上架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预计今年再生稻产量可以达到3万吨。

隆昌早春虾上市

近年来,隆昌市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已形成规模效应。该市正着力推动隆昌早春虾、隆昌再生稻和隆昌羊肉汤三个“金字招牌”,立足川渝、走向全国。在发展思路上,隆昌还在着力构建“种养—加工—品牌”全链条,以提升粮油、稻渔、肉牛羊产业附加值。

以“隆昌早春虾”为例,依托本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养殖技术,隆昌早春虾往往可以比湖北小龙虾抢“鲜”一步,提早约2个月进入市场。该市目前正投资建设小龙虾加工生产线,让大家未来可以直接购买到“隆昌造”的小龙虾产品。

此外,为推动“隆昌羊肉汤”地理标志产品走向全国,隆昌目前已形成60家肉羊养殖场,年产肉羊8万头,该市正在招商引资建设年屠宰量15万只的现代化标准屠宰场,可为隆昌200家羊肉汤馆提供食材。

厚植营商环境沃土——让经营主体“如鱼得活水”

“当前,我们正以‘金牌服务’厚植营商沃土,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活水’。”据任伟介绍,今年隆昌将用好产业基金、标准厂房等资源,对重点项目实行“签约—建设—投产”全流程跟踪服务;同时推广“甜成办·隆畅通”政务服务,推行工程审批“一次申报”、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该市还将严格执行每月前20天的“企业宁静日”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干扰,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隆畅通政务服务品牌

抓项目促投资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在此方面,我们也有‘三板斧’。”肖峰介绍,该市接下来将进一步落实“一线工作法”,建立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所有县级领导、项目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都是“项目管家”,每周必须到工地现场办公,发改部门“周周查重点、半月查全面”,坚持有问题马上办;该市还将抓实项目调度,实行挂图作战,对每个项目设置倒排工期表,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问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