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制造工匠丨曾贤亮:扎根一线35年 以技术为刃 筑牢企业安全屏障

2025-04-30 16:09:0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刘煜瑞

内江观察 刘煜瑞

工匠档案:曾贤亮,四川隆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及设备运行保障管理部部长、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拟表彰对象

4月29日,四川隆桥化工集团,曾贤亮戴着安全帽,穿梭在企业的厂房车间之中,拿着一张张图纸和笔记,时而驻足记录数据,时而与团队讨论方案。一天下来,蓝色工装上满是灰尘污渍。

曾贤亮在车间查看设备

即将51岁的曾贤亮是隆桥化工生产技术及设备运行保障管理部部长,在3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变成为了手握多项专利的“创新达人”,其专利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为企业绿色转型和安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安全是化工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侥幸。”这句话,曾贤亮说了20余年,也践行了20余年。他深知,化工生产的高温高压环境如同“刀尖起舞”,一丝疏漏便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2023年,在隆桥化工集团开展老旧设备安全更新改造的关键项目中,曾贤亮带着团队“钉”在车间,连续5个月协调施工、优化方案,完成20余项技改工程,助力企业连续五年实现“零重大安全事故”,他主导构建的“智能化安全监测平台”,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使企业生产事故率下降80%。

在2024年的一次液氨储罐泄漏模拟演练中,曾贤亮还将自己主导研发的“液氨用蒸发器”专利技术与DCS、SIS系统联动,5分钟便完成泄漏封堵与无害化处理,创下行业应急响应新纪录。“这一套设备可将液氨蒸发效率提升85%,年节约能源成本超300万元。”指着厂区内一套不起眼的管道罐体,曾贤亮颇为自豪地说道。

曾贤亮日常工作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拼命三郎”:高温高压设备改造时,最高连续72小时值守调试;突发故障抢修时,他带头钻进40℃的罐体排查隐患;在同行眼中,他是一个敢闯敢试的“技改尖兵”:他牵头研发的“改良型压缩机”,较传统设备噪声降低40%、能耗减少18%,年省电费150万元,成为低碳转型的“利器”;他在2017年发明的“空气压缩机排气阀罩”延长设备寿命超30%,节省维修费用超百万元,相关技术被纳入行业规范。

35年的职业生涯,让曾贤亮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大量经验,办公桌和文件柜中摞着写满数据的手稿,是他每天下车间、钻设备的见证,问起创新秘诀,他回答得分外朴实:“你来办公室是找不到我的,我每天都会在车间厂房。”

从一线工人到行业标准制定者,曾贤亮手中的手稿早已从车间设备延展至产业未来。这位化工匠人用坚守证明——以技术为刃,安全发展与绿色发展从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题、必答题。如今,他正带领团队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推动多项科研成果转化,累计为行业培养100余名技术人才。

平凡岗位,创造不凡。致敬工匠精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