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边界行①丨旱地坝村:桥通了,每斤莲白能多卖1毛

2025-05-08 16:23:39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康琴 徐浩程

 

 

开栏语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个5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内江与重庆市荣昌区接壤27.4公里,站在“双圈”联动前沿,改变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聚沙成塔。我们特推出“川渝边界行”策划,行走内江、荣昌接壤的镇村,打捞最新鲜的双城纪事。

内江观察 康琴 川观新闻记者 徐浩程

“吴家(镇)1、4、7逢场,我们镇是3、6、9。早上送完孙子去镇上幼儿园,又到吴家赶场,从新桥很快就回来了。”5月7日天气闷热,不到中午,内江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民熊太平已经忙完回到家里纳凉。

新建成的旱地坝大桥 康琴/摄

他口中的新桥是本月初刚试运行的石子镇旱地坝大桥。大桥不大,长82米、宽9米,连接旱地坝村和大清流河对岸的重庆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城市中,内江与荣昌接壤27.4公里,其中最北端石子镇与吴家镇接壤15公里,基本以大清流河为界。旱地坝村与双流村在这15公里的南端。

桥头不远处正在进行跨川渝的菜生意 康琴/摄

在这之前,旱地坝村村民要去河对岸的吴家镇,得绕道石子镇,比现在多走十几公里。吴家镇是重庆的“菜篮子”,旱地坝每年种植近千亩旱地脆莲白。“多的这十几公里,让重庆过来收莲白的,给我们的价比给对岸的每斤低5分到1毛。”旱地坝村民李明贵称,虽然一河之隔,但由于土质、品种等原因,“这边的脆莲白口感其实更好。”

区域融合发展,交通先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两地就想修一座桥。2023年,旱地坝大桥方案获批,去年5月开工启动建设。

旱地坝村蔬菜交易中心 康琴/摄

“桥这边连接旱地坝村村委会,规划设计、资金以我们为主,那边连接双流村的一条‘断头路’,涉及一家农户拆迁。”石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东称,他们一方面与吴家镇多次协调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旱地坝村和双流村联合党支部向农户做工作,让工期没耽搁一天。

桥带来的变化来得更早。就在大桥开工建设1个月后,石子镇在旱地坝村启动建设1000平方米的石子镇旱地坝村蔬菜交易中心,并于去年底建成。“桥通了后,重庆那边的菜贩就可以直接到交易中心来采购我们的菜。”旱地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宗莲称,他们正和熊太平一起为交易中心联络各种商贩,“下半年等脆莲白上市,(原来)低的每斤1毛该涨回来了。”

现在不是当地蔬菜销售旺季,记者看到交易中心停了四辆车,三辆都是“渝A”牌照。等旱地坝大桥正式通车,两地经济将更进一步融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