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徐浩程 陈宇 内江观察 康琴
“就像从‘雾’中穿过。”7月29日,走到285米长的智能三银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边,中建材耀华(内江)节能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耀华”)工会主席王波打开一个腔室的观察孔,形象地向记者解释一块普通玻璃如何脱胎换骨。
三银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智能化操控室。康琴 摄
观察孔仅比拳头稍大,记者凑上去往里看,腔室里确似笼着一层薄雾,上方两道光源朦胧,下方切割好的玻璃在滑轮带动下,缓缓穿过银、镍等溅射出的“雾气”。
“雾气”的作用就是给玻璃镀膜。“整条生产线数十个腔室里有三十五个阴极,阴极越多代表这条线等级越高。一块玻璃从上镀膜线到成品只需36分钟,能镀十几到二十层膜。”王波称,镀膜后的玻璃能实现90%—95%红外线阻隔率等节能性能。
中建材耀华是资中县玻璃深加工产业的链主企业。资中县经信科技局副局长韩向东介绍称,2012年前后,当地玻璃深加工就初具规模,宏大玻璃等十余家企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中建材耀华的前身——中建材(内江)玻璃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内江)玻璃”]落户,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配套能力。”
中建材耀华运用镀膜玻璃天窗的营销部办公室,在盛夏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康琴 摄
2024年之前,这里主要生产钢化玻璃、夹胶玻璃,或者单银镀膜玻璃等中低端产品。“这些玻璃2014年还供不应求,但很快就不行了。”当地一家玻璃门窗加工企业负责人称。
随着中低端市场饱和,资中该产业产品定位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暴露,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弱,整个产业逐渐衰退。“有三四家较大的玻璃加工企业直接倒闭了。”韩向东称,整个玻璃产业变得很“玻璃”,一摔就碎。
如何让产业链坚韧起来?2022年,资中将高端节能玻璃等新型材料确定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一方面协助引进中国耀华玻璃集团,与中建材(内江)玻璃在2024年重组成立中建材耀华,自主研发新生产线升级产品性能,让链主“满血复活”;另一方面,以中建材耀华玻璃高端门窗产业示范园研讨会等形式,加大力度招引高端节能玻璃配套企业,从规模、性能上推动整个产业升级。
据介绍,三银Low-E镀膜玻璃目前已成为资中玻璃产业的主导产品。随着凯达绿建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等一批延链补链企业落地发展,曾经式微的产业也焕发生机,初步形成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的高端节能玻璃深加工集群,去年实现十多亿的产值。
奔着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节能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的目标,资中县正在收集、完善高端节能玻璃应用场景表,根据应用场景去招商,做大细分市场。“比如城市更新中加装电梯的外层基本都是玻璃框,如果用节能玻璃保暖隔热,运行中能省不少电。电梯加装企业就可以是我们重点招引对象。其他还有幕墙、系统门窗等等。”资中县相关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