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重生记”丨从工业旧址到文化地标 威远红村焕新再启航

2025-08-11 17:13:04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刘煜瑞 唐广

 

 

内江观察 刘煜瑞 唐广

8月9日,从内江市威远县城驱车向北半个多小时,来到新场镇曹家山下,再通过一段崎岖山路,一座写有“红村”的景观墙赫然出现在眼前。

走进“红村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景观墙旁,“一切为了找油田”的标语格外显眼,“威远初现”“肇基红村”等12个浮雕伫立在广场,讲述了当年四川油气开发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威远红村旧址

随着“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1965年四川打响石油大会战,指挥部从成都迁至威远新场镇曹家山上的“红村”。期间,数以千计的队伍肩挑背磨建成“红村”。“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建成只花了一周时间。”曾参加过当年威远红村石油会战的廖宣州回忆说。

经过近两年的会战,威远气田探明储量超400亿立方米,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整装气田。此后,威远还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长输天然气管道——威成线,将优质天然气通过川南、川东、川西的输气网络送往国防、民用单位,缓解了四川能源紧张状态,有力地支持了西南三线建设,也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如今,经过留旧改造的红村石油会战旧址,已成为省级红色教育示范基地。今年7月,四川石油会战60周年纪念特展也在此举行,继续宣讲着红村故事,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奋斗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