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内江观察 唐广 张啸
9月16日,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南华宫修缮现场一片繁忙,工匠师傅们各自把细地完成着各项修缮搭建工作。
“整个修缮工程我们都是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你看石墩风化的痕迹非常明显,殿外的柱子有好几根都是歪的,但是只要这些历史的痕迹不构成安全、结构等方面的隐患,我们都尽最大努力维持它原本的模样。”从事文物保护工作30年的李向东告诉记者,目前南华宫的修缮已经进入尾声,最快月底就能重新开放了。
修缮中的南华宫
作为资中县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的核心项目,历经百年沧桑的南华宫正在完成蜕变。这座占地面积1520平方米的古建筑,曾是明代天庆观旧址,清道光十七年改建为凤鸣书院,民国时期先后作为粤东小学、岭南公学校舍,而后成为县委党校驻地,181年的办学史在砖墙中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2024年,资中县南华宫修缮项目纳入全省首批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重点实施项目。
去年下半年,资中县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建设工作启动,包括南华宫、罗泉刘家大院、寿音阁等在内的17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开始实施。但文物保护绝不仅是修旧如旧,更要让文化被看见、被感知、被传承。因此在修缮古迹的同时,另一项特别的工作也同步开展——在多处文化古迹中布展。
修缮中的南华宫
“千年古城”资中是古代巴蜀三大文化区之一,素有“苌弘故里·状元之乡·古城资中”的美誉,是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说起资中,大家都免不了夸赞几句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是到底有哪些代表性文化,著名的文化遗址在哪里,很多人却并不知道。”说起资中的文化传承,干了一辈子文化工作的李向东有些遗憾,“文化光靠说是不行的,必须要让人能够看得见。所以,我们现在以文武庙、南华宫、寿音阁、重龙阁等文物建筑为载体,集中对资中的历史文化进行展览展示。”
目前,资中县从西向北沿重龙山一脉已形成了一条“文化古城漫游环线”,其中打造后的南华宫集中展示资中“状元文化”,文庙展示儒家文化,武庙展示关公文化及武术文化,重龙山大门处打造非遗文化展览、山腰处寿音阁建“赵雄楼”打造南宋时期右丞相赵雄的展览,山顶处的重龙阁也将专门设立孔子音乐老师苌弘展览馆。
据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资中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5.68万人次,其中文庙、武庙、罗泉古镇等文化类景点尤为受欢迎。参考以往的展览拉动效应,资中全力打造的“古迹里办展”模式,将是文化保护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但这种“更新保护+文旅场景”模式也不免让人担心是否会对文化古迹有所破坏。“历史保护与创新传播绝非对立,反而应该是统一结合的。”李向东指着南华宫殿内的展陈墙告诉记者:“展墙是在古建原墙体一定距离之外重新搭建的,布展过程中所有的线路、管道也都是不破坏古建筑一分一毫,哪怕一颗钉子。”除了南华宫,资中县所有在文物建筑中打造的文化展览都必须遵循“可逆”原则,保证在需要撤展之时可以进行全部拆除。
据悉,资中县南华宫、寿音阁、重龙阁等展陈工作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力争尽快与公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