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城”势②丨一家电厂两台机组投运时间相差4个月 背后有什么故事?

2025-09-23 11:17:36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徐浩程田珊 唐广 刘煜瑞

 

 

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内江观察 唐广 刘煜瑞

9月17日,四川华电内江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白马燃机项目现场,2号机组正在“火力全开”保供发电。看似平静的巨型罩壳内,空气经压气机与天然气混合燃烧,产生动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近期2号机组均实行日启停,早高峰并网、晚高峰后停机备用。”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白马燃机项目部主任刘学强介绍,燃气轮机启动速度快,可以快速响应电网负荷需求变化,所以多用于调峰发电。“2号机组今年7月25日投运以来,按省调要求‘丰起谷停’已累计完成发电量2.2亿千瓦时,运行期间各项指标优良。”

当天上午10点,2号机组集控室内,该公司运行、维护各司其职,紧盯机组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变化,精细调整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集控室一侧还显眼地挂着“白马燃机项目1号机组投产倒计时75天”的标志牌。

为何一边的2号机组早在7月底就已完成试运行,而1号机组却还需要两个多月才投产?

对此,刘学强解释道:“相较2号机组使用进口的高温热部件。1号机组作为示范机组,承担着M701F4型重型燃机国产‘一级半’叶片的示范应用”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有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刘学强介绍,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高速旋转做功,高温热部件的材料、工艺和涂层技术是这颗“明珠”上最为核心,也是最难攻克的一部分。

“1号机组的成功示范运用将使得该型号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攻克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难题。”刘学强说道。

目前的1号机组建设现场,土建工程全部完工,主机、辅机设备也已全部安装就位,工人们正在集中开展相关系统的管道连接、电缆敷设及设备调试工作。该项目计划10月底点火吹管,11月中旬机组整套启动调试,11月底完成168h试运行。与传统燃煤机组相比,将实现年节省标准煤约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其发电量可满足近100万户家庭日常用电需求。

“项目天然气源取自威远威204井,实现内江地区部分页岩气资源就地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据刘学强介绍。未来,项目将立足内江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电力保供“顶峰兜底”作用,进一步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电网电源结构,提升区域能源电力安全保障能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