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内江观察 唐广 刘煜瑞
9月21日,内江市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迎来了一场充满墨香与童趣的艺术课堂,30名小朋友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启蒙教育。
公益课堂
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一起练习,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之间,领略传统书画的魅力。
“孩子一直都喜欢书画。听说这里周末开班,而且还是免费的,我就马上报名了!”家长胡晓辉在等候区高兴地分享。
“这次公益培训报名时间是9月3日到9日,我们的消息一发出去,30个名额在3号当天就被抢光了,还有不少家长打电话问名额的问题。”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管理中心负责人李玲介绍,此次公益培训由内江市书法家协会与美术家协会具体承办,是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市级文艺家协会实施“结对服务”以来首批常态化开展的惠民项目。开课以来广受好评,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我们目前也在对接相关资源、征求群众意见,谋划新的一批课程。”
公益课堂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入内江市市中区阳光社会工作协会、内江灵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打造“甜承化俗·风新中区”“文润甜乡·大千文化+”“文明来敲门”特色品牌项目3个,大力开展“文润甜乡·大千文化+”书画培训、书画竞赛、书画讲座、书画展览、阅读推广等文明实践特色活动。
在此基础上,市中区通过整合各部门、各群团组织等项目资源、人才资源和阵地资源,打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单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针对“一老一小”,围绕大千文化、甜文化、红色文化培育文明实践项目,搭建多元惠民平台。
“儿童公益培训班只是市中区文明实践阵地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深化文艺结对服务行动,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李玲介绍,该中心也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质服务项目,运用“积分制管理”,织好“文明实践网”,为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