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隆昌年产1.28万吨的稻田虾,占全省市场七分之一。”11月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隆昌专场上,隆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伟自豪地介绍道,隆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凭借着“稻渔米香、生态虾肥”的双品牌驱动,园区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

发布会现场(田珊/摄)
近年来,隆昌的稻田小龙虾以虾尾饱满、肉质紧实Q弹的特点而深受喜爱,今年五一假期,隆昌小龙虾凭一己之力在5天带动2亿元消费,成为县域特色产业“顶流”。隆昌小龙虾究竟靠什么“出圈”?发布会上,隆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柯良给出了答案。
一靠“打时间差”。
“早”字当头抢市场,是隆昌小龙虾的首要优势。隆昌平均气温比湖北潜江高1.3℃,这一气候差异让当地小龙虾实现“早春上市”——每年1至4月就能端上餐桌,精准避开5月潜江小龙虾集中上市的“价格战”。春节后,隆昌早春虾单价最高达100元/斤,且虾底板干净、虾尾饱满紧实,剥食便捷,凭借“错峰+优质”,稳稳抓住高端市场需求。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自热小龙虾产品(田珊/摄)
二靠“一块好田”。
科学种养模式托底,让产业有了“稳根基”。隆昌自古就有冬水田养鱼的习惯,隆昌现代产业园作为川内首个以“稻渔”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延续了这一传统。2017年起,隆昌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出台奖补政策推广稻渔综合种养。这种模式下,化肥农药用量锐减,产出的稻渔米售价达5元/斤,是普通大米的2倍;为打消农户顾虑,当地创新推出“稻田水产养殖保险”,每亩保费100元,政府补贴75元,农户仅需承担25元。如今,隆昌稻渔种养面积已达18.3万亩,形成“稻渔米香、生态虾肥”的双品牌效应。

资料图(唐广/摄)
三靠“一群新农人”。
隆昌通过专家大院、技术培训,培育出余晓东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他们带头分享养殖技术与市场经验,带动更多农户参与。
此外,“人+链”协同拓空间,也让隆昌小龙虾热度持续升温。目前,园区还引进培育旺旺集团、四川万林冷食品有限公司等17家川渝龙头企业,建成西南地区首条小龙虾预制菜生产线和川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打破季节限制,“川南早”稻田虾四季飘香。同时,借着文旅融合“东风”,隆昌与重庆荣昌打造“双昌文旅CP”,推出“吃荣昌卤鹅,品隆昌稻虾”套餐,结合稻田虾音乐美食季、中秋国庆打渔季等活动,让小龙虾从“餐桌美味”变成“旅游名片”,真正实现“一虾带活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