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内江观察 康琴 刘煜瑞
近日,内江高新区下属两家国企——内江高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投公司”)、内江高新科技投资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科投公司”)先后获得AA+、AA主体信用评级。其中,高投公司成为内江首家获AA+评级的县区级国企。

内江高新区航拍
AA+、AA是主体信用评级中仅次于最高评级AAA的等级,它是资本市场对企业资产、营收、未来发展的“背书”,是进入金融市场筹资的“通行证”,也是广受投资者认可的基本门槛,有了这个等级认证,企业可以通过发债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并在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利率等方面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
一个园区两家国企获AA以上主体信用评级,标志着内江高新区在国资国企改革和市场化转型中取得重大突破,无疑是内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式成绩。
信用评级背后的含金量
当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融资渠道窄、成本高、信心弱”三重压力。不少县域国企因资产质量不均、治理结构待完善等问题,在信用评级申报中屡屡碰壁;资本市场对县域主体的风险考量更趋审慎,优质评级资源向中心城市、大型国企集中。
在这一背景下,高投公司、科投公司先后获得高端信用评级的难度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这也意味着两家企业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治理结构和战略定位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标准。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国企攻坚克难、实干争先,资产规模逐年增大,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年2月,内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同年11月高投公司成立。8年以来,高投公司早已同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从最初的项目代建,历经基础设施筑基、产业培育攻坚到园区综合运营阶段,该公司目前已构建“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生态配套”全链条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成为内江高新区产业园区开发、投资、融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综合服务商。
另一边,成立于2021年6月的科投公司虽更为年轻,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该公司在推动“内江号”AI卫星、涡喷发动机等重大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

内江高新科创园
国企转型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国企信用评级的提升,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荣誉,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两家企业获得高信用评级后,其融资渠道将更畅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在区域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聚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2+1”主导产业,并密集落地原子级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项目。
为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推产业发展,内江高新区探索“基金招引项目落地、项目依托基金建设”发展路径,深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模式,目前已设立天使基金1支,产业基金3支,总规模约20亿元。
截至目前,园区通过该模式陆续招引落地上海声通、晶导微、博泰车联等优质项目26个,已实现股权投资17.11亿元;2024年7月,科投公司股权投资的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2025年9月,内江高新区招引的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在两家国企的参与中,内江高新区创新生态也在不断完善。
科投公司参与建设的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先后入选《四川省制造业重点中试平台名录》、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市级中试研发平台、四川省中试“1+N”模式N平台名单。该公司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共建的数据要素服务创新中心(内江中心),是川黔两地跨区域创建的首个数据要素合作平台,将成为内江高新区数字产业的重要创新平台。
“获得高信用评级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内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肖从亮表示,接下来,园区国企将继续优化治理机制,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深耕主责主业,持续推进改革转型,增强城市建设和产业服务能力,强化创新驱动引领,筑牢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同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加快提升国企综合竞争实力,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国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