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学化学事故的类型及伤害途径
化学事故在平时主要表现为大型化工企业、炼油ㄏ、油库、化学品仓库等由于意外爆炸、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影响或化学恐怖活动等,造成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向外泄漏、燃烧、爆炸,造成大范围的污染、破坏和中毒,给人民生命财产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灾害;在战时主要是上述目标遭敌空袭、炮袭、导弹袭击等而引发的化学危害。
(一)化学事故的发生和类型
化学事故是一种独特的灾害性事故,在生产、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因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或战争因素引发。酿成化学事故的类型主要:泄漏型和爆炸型两种。
1、泄漏型化学事故。指管道、阀门失灵、窗口陈旧老化裂缝或运输工具故障,发生有毒气体或挥发性强的有毒液体大量泄漏而造成人员伤害。这类事故的特点是中毒人员多,现场死亡人员少。死亡大多数发生在中毒后的几天内,死亡原因大多为迟发的毒性作用或中毒性肺水肿、继发感染等。
发生在临潼区的2.25丙烯泄漏事故
2、爆炸型化学事故。由于燃烧、爆炸,使有毒气体溢漏和爆炸造成人员伤害。这类事故特点是现场死亡人员多,有中毒伤员,也有烧伤、骨折复合中毒伤员。
(二)化学事故对人员的伤害途径
1、呼吸道吸入中毒。化学事故发生后最多也最危险的一个中毒途径。因为有毒气体毒性高,一旦被呼吸道吸入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并作用于内脏器官,产生毒理作用并导致中毒症状的出现。
2、皮肤染毒中毒。有毒气体通过皮肤吸收中毒可能性很小,但一些水溶性较大的有毒气体如氨、氯可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腐蚀作用。有毒液体通过大面积的皮肤染毒,经吸收后,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也可对染毒的局部皮肤引起腐蚀作用或产生化学灼伤。
3、眼中毒。眼睛的神经、血管分布比较丰富,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部位。有毒气体或液体溅入眼睛除了局部刺激作用外,也可能通过吸收引起中毒反应。
4、消化道中毒。消化道中毒发生概率低,一般都是通过误饮染毒水或误食染毒食物才会发生。但一旦发生中毒,就可导致全身吸收中毒,要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和治疗。
5、伤口中毒。发生化学事故时,由于燃烧、爆炸可能发生一些外伤,这些伤口一旦染毒可加快吸收成为复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