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河畔,大千故里。
一家家企业陆续复工投产,一个个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安静了一个多月的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
连日来,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内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相关精神,用好统筹兼顾科学方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建设,全力以赴奏响复工复产“奋进高歌”,亮出“十八般武艺”,做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
1 政策扶持
宣传复工复产注意事项(黄德 摄)
一边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边要打好经济平稳发展总体战争。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保经营、稳发展,2月7日,我市印发《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措施》,从支持复工复产、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四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在关键时刻能“舒筋活血”。
同时,我市相继印发《〈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抗疫情扶企业稳市场十四条措施〉的通知》《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给予电费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等通知,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共克时艰,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助力全市经济稳定运行。
落实工信部《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在全省较早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16条措施,已安排914万元对70户企业给予贴息、转产及保供补助。
2 金融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人员助力威远茶叶企业渡过难关(徐静 摄)
疫情期间,我市积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主动担当,全力支持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并及时出台了多项行业支持政策。
其中,各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疫情防控生产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续贷和展期贷款利率不高于原利率,确保2020年融资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融资成本。
积极向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申请3-5亿元的再贷款限额。组织各城商行积极向总行申请不少于5000万元的支小再贷款额度用于内江。充分发挥好再贴现的作用,优先办理药品、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生产企业签发、收受票据的再贴现,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审核程序,加快审核进度。
内江为120余户企业协调转贷、续贷、展期、停息等金融帮扶,疫情期间各银行为企业发放贷款4.57亿元、授信7.43亿元,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115笔,担保总额3.61亿元。
3 开辟绿色通道
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资料图)
暖心的举措,总能让企业感受到温柔以待。
疫情期间,内江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站办、一网办、容缺办、帮代办”,设置“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提供集成式服务;在门户网站开辟“企业复工复产专栏”,方便企业了解和办理各项惠企政策;对急需复工复产、生产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保需企业及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对部分审批要件或缺的企业,推行“容缺受理”及“审批承诺”制度,全市共办理“容缺受理”件148件;对企业提供全程贴心服务,办理帮(代)办件449件;企业、项目审批成本大幅压减,有力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内江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原材料运输等突出问题283个,帮助园区企业采购口罩14万余只。保障用工需求,建立就业促进小分队118支,推行网络招聘和就业热线帮扶,累计帮助工业企业协调解决用工9200余人。